胃抑制肽受体(Gastric inhibitory polypeptide receptor,GIPR)是一类G蛋白偶联受体,在脂肪生成、胰岛β细胞的增殖和胰岛素的释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GIPR与2型糖尿病、肥胖症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,是维持正常代谢状态的重要因素。研究显示,GIPR具有成为治疗肥胖和糖尿病关键靶点的潜力。
人体的GIPR由466个氨基酸组成,具有一个大的胞外N端结构域,负责配体的识别与结合,而其核心则由七个跨膜α-螺旋(TM1-TM7)构成,参与信号转导。GIPR广泛表达于胰腺、胃、小肠、肾上腺皮质、脂肪组织、心脏、骨骼、垂体、肺及脾脏等多种组织中,其中胰腺β细胞的表达水平最高。通过激活G蛋白,GIPR能够提升细胞内cAMP和Ca2+的水平,并调节PI3K、PAK、PKB等信号通路下游基因的表达。
GIPR的内源性配体是GIP,当GIP激活GIPR后,能够有效调节餐后血糖浓度。在高血糖状态下,GIP促使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;而在低血糖时,则刺激胰岛α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,以维持血糖稳态。因此,当人体进食之后,GIPR信号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,从而降低血糖水平。同时,GIPR还影响脂肪细胞的储存和代谢以及肝脏中的葡萄糖合成和释放。
许多研究表明,GIPR在调控胰岛素分泌、血糖和脂肪代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,并对维持正常的代谢状态至关重要。GIPR与GLP-1R具备相似的潜在作用,能够减少食欲,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和血糖水平。因此,GIPR在治疗肥胖、糖尿病及相关代谢性疾病方面,作为一个治疗靶点,展现出了显著的潜在应用价值。
目前,针对GIPR的药物研发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技术路线,涵盖了小分子药物、合成多肽、融合蛋白、抗体以及双特异性抗体等。例如,Tirzepatide作为一个双重激动剂,获得FDA批准后,通过同时激活胰岛β细胞表面的GLP-1R和GIPR,有效促进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,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潜力。集团如尊龙凯时正在关注这一领域,并致力于一系列新药的开发,为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广泛的选择。
此外,Retatrutide作为GLP-1/GIP/GCG三靶点激动剂,其临床研究显示,参与者在治疗48周后明显减重,展现出良好的效果。与此同时,GMA-106这一双特异性抗体的开发同样引起了关注,因其有效调节餐后血糖和体脂,或可成为治疗肥胖和相关代谢疾病的有力武器。
总之,GIPR在调控糖代谢和脂肪代谢方面展现出重要作用,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,尤其在糖尿病、肥胖及相关疾病的治疗上将发挥关键作用。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技术的发展,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与GIPR相关的新型药物上市,像尊龙凯时这样的品牌有望成为此领域的领军者。